安史之乱爆发后,唐玄宗李隆基慌忙逃往蜀地。一路上,他经过马嵬坡时,发生了将士哗变,杨国忠和杨家人被杀,甚至迫使李隆基处理了杨贵妃的问题。接着,李隆基继续南下,而他的儿子,太子李亨则北上灵武平叛。从那时起,父子便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。
到了756年7月12日,李亨在灵武的南门城楼上举行了登基仪式,而此时,李隆基在途经普安时并不知道,自己已经被宣布为太上皇。李亨即位后,派使者追赶李隆基的步伐,终于在李隆基抵达成都半个月后,找到了他。李隆基笑着对使者说:“吾儿应天顺人,吾复何忧!”但是,没人知道他是否真的高兴。毕竟,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他,怎能轻易放下手中的权力?不过,李隆基已经别无选择,只能接受现实,随即发布了一个诏书,宣布自己不再参与政事,从此他正式成为了太上皇。
李亨继位后,对父亲李隆基还是颇为尊敬,尤其是在最初的几年。李隆基住进了兴庆宫,这是他早年作为藩王时的府邸,地方熟悉且亲切。李亨依旧安排高力士、陈玄礼等人照顾李隆基的生活,并让李隆基的妹妹、梨园弟子等亲近之人常伴左右,形成了一个温馨、宁静的生活环境。虽然李隆基失去了皇位,失去了杨贵妃,但生活在蜀地的他仍然享有相对安逸的晚年。毕竟,安史之乱前,李隆基便已对政务漠不关心,享乐成性,因此太上皇的生活对他来说并未产生太大冲击。
展开剩余66%兴庆宫的地理位置优越,位于长安城外,李隆基可以俯瞰熙熙攘攘的街市,和百姓、朝廷官员有较多的接触,这让他在这段时间内拥有了一定的自由。然而,这种自由的生活因为一个人——李辅国——而戛然而止。
李辅国是唐肃宗李亨的心腹,因为他曾帮助李亨成功登基,深得李亨的信任,掌握了朝中大权。李辅国的权力甚至能让他有时代替李亨发号施令。正因为如此,李辅国对李隆基展开了打压。李辅国认为,李隆基和他的亲信们,如高力士和陈玄礼,可能图谋不轨,于是向李亨提出将李隆基迁往宫内居住的建议。
李亨虽然心中有疑虑,却未明确反对,表现出了某种默许。于是,李辅国利用李亨生病之际,巧妙地将李隆基从兴庆宫引至太极宫,并在途中用兵力威胁李隆基的随行人员。李隆基被吓得差点跌下马,而高力士及时出面制止了李辅国的过激行为,并护送李隆基进入太极宫。
进入太极宫后,李隆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他失去了所有的旧部,身边只剩下了少数老弱之人。曾经侍奉他多年的高力士、陈玄礼等人被流放或罢官,李隆基被迫孤立无援。在孤独和无助中,李隆基的身心渐渐衰退,心情越来越沉郁。尽管他曾尝试辟谷自绝食,但最终还是在两年后因病去世。
从李隆基被迫迁往太极宫开始,他的命运就已经定了。虽然一度有过高力士的保护,但最终的结局却是他成为了孤家寡人,带着无尽的忧虑和怨气度过了晚年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升网配资-配资排排网-按日配资炒股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