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看我只是个普通的程序员,2023年公司外派,我带着老婆孩子在悉尼住了整整一年。
出国前总听人说"悉尼生活质量高",可真住进去才发现,这"高质量"的代价,是真金白银的贵到心疼。
一年下来,有些物价现象实在不吐不快,句句都是血泪教训。
刚到悉尼,房租让我差点想打道回府
2023年3月刚落地悉尼,最急的事就是找房子。
网上看了一圈,心理准备做得挺足,结果实地看房还是被震撼到了。
市中心一室一厅,50平米左右,每周租金800澳元起步,好一点的地段直接上1000澳元。
按当时汇率算,一个月房租就要人民币1.5万-2万,比我在上海租的80平米还贵一倍。
最后在离CBD半小时车程的Chatswood找了个两室一厅,每周900澳元,一个月下来3600澳元,折合人民币1.7万。
房子说是"furnished",结果家具老旧不说,洗衣机还是投币式的,洗一次衣服5澳元,烘干再来5澳元。
刚搬进去那会儿,老婆天天念叨:"这钱花得,在国内能租个多好的房子。"
但没办法,悉尼就这行情,爱住不住。
超市购物,每次结账都是"肉疼时刻"
住房问题解决了,接下来就是柴米油盐的现实。
Woolworths和Coles是悉尼两大超市,垄断地位摆在那儿,价格自然不便宜。
牛奶倒是便宜,2升装的大概3澳元,比国内还实惠。
但蔬菜水果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一个西兰花8-12澳元,三根胡萝卜6澳元,一颗生菜有时候能卖到10澳元。
最夸张的是牛油果,品质好一点的一个就要4-5澳元,在国内这钱能买一斤了。
水果更是贵得离谱。
澳洲本土的苹果还算合理,一公斤6-8澳元,但进口水果就是天价。
一盒草莓15澳元,几颗车厘子20澳元,买水果就像在买奢侈品。
有一次老婆想包饺子,去超市买韭菜,一小把居然要8澳元,当场心疼得直跺脚。
每次超市购物下来,随便买点菜就是100-150澳元,折合人民币500-700块,够在国内菜市场买一星期的菜了。
交通费用,Opal卡让人又爱又恨
悉尼的公共交通主要靠Opal卡,就像国内的公交卡。
单次坐火车市区内大概4-5澳元,公交车稍微便宜点,3澳元左右。
听起来还行,但架不住天天坐。
我每天上班往返CBD,光交通费一天就要10澳元,一个月下来200多澳元,相当于人民币1000块。
好在Opal卡有个政策:每天封顶16.1澳元,周日封顶2.8澳元,一周坐够8次后半价优惠。
这个设计还算人性化,但也说明了悉尼交通费的昂贵。
最坑的是去机场,除了正常车票,还要额外收机场使用费,单程多花十几澳元,这钱不受每日封顶限制。
去接个朋友,来回就是40多澳元的交通费,心疼得不行。
外出就餐,钱包瞬间变薄
在家做饭虽然省钱,但总有想偷懒或者社交的时候。
悉尼餐厅价格真的是"亲民"不起来。
普通咖啡厅一杯拿铁5-6澳元,简单的三明治12-15澳元。
中午在CBD随便找个餐厅吃饭,一份主菜25-35澳元,加上饮料和小费,一顿饭40澳元打不住。
晚上想改善一下生活,去个稍微好点的餐厅,人均100澳元是起步价。
有一次和同事聚餐,去了家网红日料店,一顿饭下来人均150澳元,相当于人民币700多,在国内够吃好几顿大餐了。
最让人无语的是外卖配送费,Uber Eats、Menulog这些平台,配送费基本5-8澳元,再加上小费,点个外卖比堂食还贵。
一份中式盒饭18澳元,加上配送费和小费,总价25澳元,折合人民币120块,这钱在国内能吃什么大餐了。
日用品采购,处处都是"小贵"
除了吃住行,日常用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洗发水一瓶15-20澳元,牙膏8-10澳元,卫生纸一提12-15澳元。
这些价格看起来不算太夸张,但积少成多,一个月下来生活用品就要花200澳元左右。
最坑的是家电维修。
搬家时冰箱出了点小毛病,师傅上门看了5分钟,收费150澳元,就换了个小零件。
这价格在国内够买个小冰箱了。
医疗费用,让人肉疼的"看病贵"
澳洲虽然有Medicare,但很多项目还是要自费。
孩子有次发烧,去看GP(全科医生),bulk billing的诊所排队两小时,private的诊所当天能看,但要自费80澳元。
后来去药房买药,一盒退烧药25澳元,止咳糖浆30澳元。
在国内这点小病,挂号费10块,药费50块就解决了。
这里看一次病,没有200澳元下不来,相当于人民币1000块。
娱乐消费,每次出门都是"烧钱模式"
悉尼的娱乐活动丰富,但价格也丰富。
电影票成人25-30澳元,爆米花饮料再来20澳元,一家三口看场电影100澳元妥妥的。
周末带孩子去悉尼歌剧院看演出,最便宜的票80澳元一张,好位置200-300澳元。
去Taronga Zoo玩一天,成人门票50澳元,儿童30澳元,停车费还要20澳元。
随便一个周末家庭活动,200-300澳元就没了,相当于人民币1000-1500块。
水电煤气,隐形的生活成本
悉尼的水电费也不便宜,特别是电费。
我们家每月电费120-180澳元,夏天开空调能到250澳元。
水费相对便宜,一个季度大概100澳元左右。
天然气费用每月40-60澳元。
加起来每月utilities至少200澳元,相当于人民币1000块,比国内贵了3-4倍。
购物血泪史,什么都比国内贵一截
想买点电子产品或者衣服,价格也是让人咋舌。
一件普通的T恤,Uniqlo卖30澳元,相当于人民币150块,比国内贵一倍。
Nike的运动鞋,在国内800块的款式,这里要180澳元,折合人民币900块。
最夸张的是电子产品。
iPhone 15 Pro在澳洲卖1849澳元,按汇率算9200多人民币,比国内贵2000多。
想买个吹风机,Dyson的要450澳元,相当于人民币2200块,这价格在国内都能买台洗衣机了。
算账时刻,这一年到底花了多少钱
住了一年,仔细算了笔账,真的是触目惊心。
房租:每月3600澳元,一年43200澳元
生活费:每月800澳元(超市购物),一年9600澳元
交通费:每月250澳元,一年3000澳元
外出就餐:每月400澳元,一年4800澳元
水电煤气:每月200澳元,一年2400澳元
其他杂费:每月300澳元,一年3600澳元
总计:一年66600澳元,相当于人民币33万!
这还不包括旅游、购物、医疗等额外开销。
在国内,我们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费也就15-20万,在悉尼直接翻了一倍多。
悉尼生活省钱Tips,血泪总结
住了一年,也摸索出一些省钱门道:
1. 超市购物篇:
- 关注Woolworths和Coles的周三特价,能省不少钱
- 买Homebrand或者自有品牌,质量不差但便宜很多
- 去华人超市买亚洲食材,比大超市便宜30-40%
2. 交通出行篇:
- 周日用Opal卡全天只要2.8澳元,安排好出行很划算
- 非高峰时段坐火车有30%折扣
- 能走路就走路,悉尼CBD很多地方步行可达
3. 外出就餐篇:
- 中午很多餐厅有lunch special,比晚餐便宜
- Happy hour期间饮料半价
- 华人区的餐厅性价比更高
4. 购物消费篇:
- 等年中和年底大促销再买衣服电器
- 去outlet或者工厂店能便宜20-30%
- 二手市场Gumtree上有很多划算货品
最后的感慨:钱是真金白银,体验也是真实的
一年悉尼生活下来,虽然花钱如流水,但也得承认,这座城市确实有它的魅力。
空气质量好,食品安全有保障,公共设施完善,治安也不错。
孩子在这边上学,教育资源确实优质。
我们工作的环境相对轻松,生活节奏不像国内那么紧张。
但说到底,这些"高品质"生活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。
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,悉尼的生活成本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如果没有相应的收入支撑,这种"高品质"很快就会变成"高压力"。
现在回到国内,每次去超市看到蔬菜水果的价格,都有种"太便宜了"的错觉。
去了悉尼才知道,能在自己的国家安安稳稳过日子,其实是一种幸福。
那些动不动就说"国外月亮比较圆"的人,建议先去悉尼的超市买一周菜,体验一下什么叫"真金白银"的现实。
广升网配资-配资排排网-按日配资炒股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