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本报记者 张体义 实习生 喻颖超
“殷墟考古使商代晚期成为信史,郑州商城是连接商代晚期和夏王朝之间的重要环节,郑州商城考古拓展了商代早期文明研究的新视野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说。
郑州商城与夏商文明暨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10月19日在郑州拉开帷幕,来自国内外的2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。与会学者系统梳理郑州商城70年来考古工作的标志性成果,深化夏商文明研究,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,为服务文化强省战略、支撑国家“夏商文明研究工程”筑牢学术根基。
研讨会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,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、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、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、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、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共同主办。
70年栉风沐雨,70年薪火相传,郑州商城的考古历程,不仅见证河南考古的成长与中国考古的奋进,更以累累硕果夯实华夏文明根基。郑州商代遗址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河南郑州商城遗址获“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”等多项殊荣。作为夏商考古核心支点,郑州商城70年研究成果为夏商周断代提供关键样本。
展开剩余42%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对郑州商城考古给予充分肯定,夏商时期是中国早期王朝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,郑州商城的考古发现,拓展了商文化时空范围,70年来始终是早商文化、商代都邑等研究的核心议题,培养了大批考古人才,积累了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经验,为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优秀案例。
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中,王巍、方辉、张国硕、梅建军、艾兰、杨树刚等六位学者作主旨报告。在各分会场,参会学者围绕“郑州商城发现与研究”“夏商文明研究新进展”“商文明多学科研究”“夏商考古新发现”四个主题展开研讨。
从遗址勘探到系统发掘,从学术研究到文旅融合,河南始终担当中华文明传承重任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黄东升表示,下一步需持续深化郑州商城及关联遗址考古研究,以科技赋能破解夏商文明密码,同时推动“考古+文旅”深度融合,让文化“火”起来,让更多人通过郑州商城读懂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。
广升网配资-配资排排网-按日配资炒股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