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报季逐渐拉开序幕,有些公司已经早早提前“报喜”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创新药上游的一些公司,创新药一直都是各路资金高度关注的领域,相比之下上游的生物制剂、原料制剂有时候容易被忽略,可能就会存在预期差。
先来看下这三家公司,第一家美诺华:尽管原先的主力业务CDMO下滑39.30%,但是凭借着原料制剂的力挽狂澜,西格列汀系列产品的增量显著,成为原料药业务的主要增长点。
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600万元到5200万元,同比增加142.84%到174.52%。受中报靓丽业绩的提振,公司股价今天强势涨停。
与此同时,美诺华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。目前拥有创新药原料药中间体相关业务,创新管线布局包括JH389项目。并且已在今年上半年提交甲磺酸沙非胺片的注册审批申请。
第二家翰宇药业:公司近几年一直在谋求转型,花重金研发布局创新药,最终在GLP-1赛道成功找到了切入口。半年报依旧延续了一季报高增长的态势,预计最多实现净利润1.4亿元至1.6亿元,同比大增1470.82%至1663.89%。
报告期内,公司国际化业务已初见成效,原料药销往20余个国家和地区,制剂通过对外授权签约9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
第三家圣诺生物:上半年最高预盈9414万,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523.99万元至7235.71万元。原因是下游需求高景气客户采购量加大,带动公司多肽原料制剂业务的爆发增长。
要说这三家中报高增的共性,就是下游创新药的需求景气传导到上游原料药、生物制剂。
上图是医药行业拥有原料制剂、生物制剂相关业务的公司,有些是自供,有些是专门为创新药公司提供服务。
换个角度思考,创新药公司风光无限,而上游作为“卖铲人”,提供着各种试剂、模式动物、重组蛋白等研发必需品,股价不仅默默无闻,有些甚至还在底部徘徊,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。
今年前5个月,中国创新药企的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突破455亿美元。因此站在当前时点来看,随着创新药的“遍地开花”,必然会带动上游需求的增长。
我们不妨发散思维一下,除了已经公布的原料药、生物制剂企业和已经熟知的CXO公司们,上游还有哪些类型的企业可以率先获益呢?
我觉得有三类,分别是:1、聚焦早期研发阶段的相关药企;2、研发能力强,能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公司;3、客户以大型药厂为主,大药厂更舍得在研发上投入重金。
遵循这个逻辑,我们汇总了一部分相对冷门,但是拥有技术壁垒和产品看点的上游制剂、设备公司,具体如下:
和元生物:公司深耕细胞和基因治疗CRO/CDMO业务
奥普迈:专注于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,主打临床前CRO服务
博济医药:国内可提供中药临床服务的独家上市公司
普蕊斯:公司一家SMO公司,专注于提供临床试验管理服务
南模生物:专注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与技术服务,核心技术包括CRISPR/Cas和ES细胞打靶等基因编辑技术。
药康生物:国内模式动物三巨头之一,专业从事实验动物小鼠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。
阿拉丁:公司主营产品是自研的科研试剂与耗材,受益于全球科研投入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。
泰坦科技:所处赛道以及主营产品和阿拉丁类似,但是公司以代理+自主品牌并行。
9、百普赛斯:为生物医药开发提供关键生物试剂及服务,特别在抗体药、细胞基因疗法(CGT)及抗体偶联药物(ADC)等领域。
本文内容为个人观点及客观资料总结,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负!
广升网配资-配资排排网-按日配资炒股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