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芯片领域,一直是欧美日企的天下,而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,早前其实只有10%左右,90%靠进口。
所以一直以来,这些欧美日的汽车芯片企业,都是大量出口芯片到中国,靠着中国市场大赚特赚。
比如博世,过去11年间(2014年至2024年),在中国投资了600亿元人民币,但实际上这11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,高达1.2万亿元,20倍的回报,可见中国市场有多重要了。
同样的,如果中国市场减少购买,对于这些汽车供应链而言,就会损失惨重。
近日,一家欧洲的芯片大厂,就验证了这一点。
这家欧洲芯片大厂,就是意法半导体(STMicroelectronics),近日公布了2季度的财报,数据显示,二季度,它们的营业亏损为1.33亿美元(约10亿元人民币),这也是最近10年以来(自2013年以来)首度出现季度亏损。
为何会亏这么多,主要原因是因为重组等成本,导致产生了1.9亿美元的损失,如果不算入这部分,实际上是盈利5,700万美元。
但从营收上来看,这一季度还是下滑了14.4%,表现还是较差的。
除了重组的原因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那就是中国市场表现不及预期。
中国市场这次几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,表现上来看,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更多,是传统燃油车的好几倍,但是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,与传统燃油车又不一样的。
意法半导体更多的是聚焦于传统燃油车领域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芯片,表现很一般。
再加上中国车企这几年一直在不断的提高芯片自给率,减少对外进口,所以导致意法半导体在中国的营收减少。
为此,意法半导体之前都做了一个决定,那就是要在中国造芯,跟进中国新能源市场,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芯片,然后再学习中国汽车市场的经验,反哺全球市场。
而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来,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,以往那些靠中国市场大赚特赚的供应链们,只怕也要经历一轮大洗牌了,全球汽车供应链格局要生变了,这次中国自己的汽车芯片,是真的要支棱起来了。
广升网配资-配资排排网-按日配资炒股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