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中国成立后,我军在1955年首次实施军衔制度,开始根据不同将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,分批授予军衔。1955年9月25日至29日,进行了少将军衔的授予仪式,798位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。这些获得少将军衔的英雄,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开国少将”。
然而,在这798位少将中,有一位将领,赵章成,将军,因其“特殊”的背景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。赵章成虽未受过多少教育,也没有太多军事指挥经验,甚至可以说,他并未有过显赫的“带兵”经历,但他依然光荣地获得了少将军衔。这背后的原因,实际上并不复杂——赵章成凭借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“绝活”,这种技能,曾在极其险峻的大渡河战役中,救了无数红军战士的性命,立下赫赫战功。
展开剩余80%回到1935年5月,大渡河的战役成了赵章成脱颖而出的舞台。当时,红军成功渡过金沙江,抵达大渡河,然而,这个险恶的地理环境却让红军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。蒋介石为阻挡红军北上,调集了约10万国民党军队,尤其在大渡河北岸,刘文辉的二十四军、陈光藻的第五师等部队纷纷布防,意图彻底封锁红军的退路。
此时,我军背后还有薛岳指挥的国民党军队紧追不放,而大渡河周围的泸定桥、富林镇等重要位置,都被国民党重兵把守。蒋介石的战略显然是希望通过大渡河的天险,将中央红军彻底围困并一举消灭。为此,他不惜动用各路军队加强包围,严令各部队在规定时间内执行,务求速战速决。
而对红军而言,想要突围,渡河是唯一的突破口。然而,渡河并非易事。当时的渡河工具极其简陋——仅有一条小木船,每次只能承载18人,而船上的战士必须冒着敌方猛烈的火力攻击,拼尽全力突破敌人的封锁。这样的危险局面,堪比石达开当年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,红军显然不愿步其后尘。
为了能够突破敌人的封锁,第一批渡河的18名勇士冒险登上了小船,由连长熊尚林带队(他后来在晋察冀战役中英勇牺牲)。在极为艰险的情况下,这批勇士终于成功渡过大渡河。紧接着,第二批战士开始出发,由营长孙继先带队(他后来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)。然而,在河中央,船只遇到了敌人的猛烈火力,船体被击穿,船员的慌乱使得船只偏离了航线,陷入了湍急的河水中无法前进。
此时,第一批登岸的18名战士也在敌人机枪的压制下难以动弹,形势十分危急。在这种生死关头,唯一能够扭转战局的办法,就是摧毁敌人的机枪火力点,而这个任务,正好落在了赵章成身上。当时的红军仅剩一门迫击炮,且没有炮架,仅剩三发炮弹。面对如此艰难的情况,团长杨得志在绝望中指示炮兵开火。
赵章成,是当时红军的一名炮兵,他早年加入红军,虽未受过太多的文化教育,却凭借着对迫击炮的出色天赋,成为了红军中一名不可多得的迫击炮专家。尽管迫击炮射击精度较低,且炮弹有限,赵章成依然凭借超凡的技术,凭手中这台没有炮架的迫击炮,将敌方的机枪火力点一一摧毁。
赵章成当时的操作可谓惊世骇俗——他用左手托住炮身,右手替代瞄准装置,凭借经验和直觉,在没有任何依托的情况下,精准射击,三发炮弹成功命中目标,摧毁了敌人的机枪阵地。这一举动为已经登岸的红军战士们提供了喘息之机,迅速展开反攻,成功占领滩头阵地,为后续部队的顺利过渡赢得了宝贵时间。此役,赵章成因此一战成名,成为“神炮手”的代名词。
然而,赵章成的“神炮手”名号并不仅仅是因为大渡河的这一战。他的迫击炮技术在抗日战争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。1940年,百团大战爆发,赵章成再一次以精准的炮击技术,为我军立下赫赫战功。在关家垴战斗中,赵章成带领炮兵打击敌人重兵据点,不仅成功摧毁了敌人的机枪阵地,还通过巧妙的炮火布置,使得敌军陷入困境,最终我军成功拿下该阵地。
进入解放战争时期,赵章成虽然在战场上较少露脸,但他依然以其过人的炮击技术,成为我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。1955年,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次授勋中,赵章成凭借卓越的军功,被授予少将军衔,并被任命为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。这个荣誉,广受炮兵队伍及全军的敬仰。
作为少将的赵章成,并未因此止步,他继续在基层教学,深入到战士们中间,以身作则。特别是在60年代的“大比武”中,赵章成亲自示范如何徒手操作迫击炮,展现了他高超的技艺。在军中,他的教学被广泛传播,《解放军报》对他的教学活动做了详细报道,甚至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了军教片,向全军进行播放,记录了赵章成的精湛技艺。
赵章成不仅传授了如何徒手操作迫击炮的技巧,更将这种技艺演绎成了一门艺术。林彪曾评价他为“技艺达到艺术的标准”。他所教给战士的,不仅是技术,更是一种在复杂环境中依然能完成任务的应变能力。正因如此,赵章成的教学成果,至今仍在我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1969年,赵章成因病逝世,享年不满60岁。其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,墓前有两座精制的迫击炮模型,成为了后人怀念这位“神炮手”的象征。赵章成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军事技艺的极致,他的事迹和技术,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长河中。
而对于赵章成将军曾在战场上“竖掌念佛”的传言,后来被证实为误解。原来,赵章成并非祈祷,而是用手指引炮口,口中念叨的是计算射击参数的内容。很多人误解了这一幕,但无论如何,赵章成无疑是红军历史上的“神人”,他凭借“神炮”的技艺,成就了无数战斗的胜利,也证明了中国红军的顽强与智慧。正如那句话所言,“天佑我中华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升网配资-配资排排网-按日配资炒股-长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